本文转自:银川日报
作者:刘薇
览山公园是银川热门打卡地之一,节日期间不仅活动丰富,还能获取新疆好物。“双节”期间“大漠瑰宝越黄河·新疆好物耀银川”活动将足球场变身“大巴扎”,羊肉串、哈密瓜的香气加上无人机烟花秀,不仅增加了览山公园的客流,更为破解假日经济同质化提供了新思路——跨地域资源合作,双向赋能。
54个特色摊位集中呈现数十种新疆美食,搭配民族服饰与木雕、砖雕等文化展示,游客与市民们在塞上湖城就能体验西域风情,这远比光顾一次烤馕、烤肉摊店更为“沉浸”。的确,新疆优质农产品与文化IP吸引力够强,但为何要将这众多好物资源搬到银川来,定在览山公园做活动?明显不是简单卖卖货。览山公园——银川文旅新地标,有成熟客流与渠道,二者一搭,既丰富了本地消费供给,满足了银川人的新鲜感,增加了外地游客来银旅游体验,又帮新疆好物打开了新的市场平台,览山公园多项大型活动形成全时段场景营造,为社交平台提供了诸多刷屏素材,体验即传播,是银川文旅场景创新带给新疆好物、新疆文旅的乘数效应。说白了,就是用银川场景运营能力,盘活新疆优质资源,这种精准匹配既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又可创造共赢的新价值。
跨地域资源整合利用,是消费市场发展新路径,这场活动持续到了10月15日,还联动周边搞“新疆好物+本地旅游”套票,意在形成消费闭环。活动周期拉长最大的价值在于通过延长体验时间满足游客对深度参与的期待,同时为品牌活动的持续打造提供支撑。至于如何做成长期生意,首先是合作得有体系支撑,包括政策设计、渠道建设、标准化流程等,从选品到售后保障;其次是大数据应用,比较长的活动周期有利于提供数据,用好这些数据分析消费,对后期调整供给,包括场地改造、资源整合、场景创新等均有裨益。尤其文化元素的应用值得关注,把一次性消费转化成对两地文化的认同,算是个不错的加分项,可为后续常态化合作,比如好物进景区、进街区、进社区积累经验。
刘薇
实盘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