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安庆日报
本报讯 花亭湖畔,一条蜿蜒的盘山公路宛如一条飘逸的绸带沿湖延伸,串起了古刹、古村、绿水和青山。亮蓝色的路肩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夕阳霞光洒落花亭湖面,呈现出“千重山色,万顷波光”的宜人美景,这就是环花亭湖旅游风景道,被亲切地称为“太湖蓝”。
作为安徽省交通强国交旅融合试点工程,这条风景道全长约140公里,它不仅连接了花亭湖与五千年文博园两大4A级景区,更将西风洞、赵朴初文化公园、蔡畈古民居等名胜景点连为一体,成为太湖县“交旅融合”的大动脉。
曾几何时,这里的道路还是“单、窄、堵”的乡间小道。如今,环花亭湖旅游风景道已蜕变为“双、宽、畅”的旅游动脉。风景道一期工程50公里已全部通车,二期正在建设、三期正在设计,通过建设观景台、停车区、休憩区、公共厕所等服务设施进一步拓展公路服务功能。工程项目秉持“绿色先行”原则,采用环保型沥青材料与生态边坡防护技术,部分路段安装太阳能路灯,夜间行车时,星光灯带与湖面倒影交相辉映。
这条风景道的建设注重技术与美观的融合,充分体现了“太湖蓝”的设计巧思。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铺筑提高行车舒适性,路肩硬化后通过喷涂孔雀蓝颜色的面漆,与周边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景墙以黄金麻石材贴面,与山势呼应。在设计中,建设者从红、绿、蓝三种颜色中特别选择了这一靓丽的蓝色,以衬托花亭湖的干净、纯洁。
而且,这条风景道还点缀了诸多文化印记。沿线设置了文化景墙、旅游标识、交通标识等,将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到道路中。文化景墙以起伏山峦曲线模拟花亭湖水形,饰面镶嵌融入传统制茶工艺,通过篆刻状元赵文楷、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等历史人物故事,展现太湖县璀璨的历史文化,其间植入骑行运动和太湖县交通历史发展元素,意为在太湖县的山水间驰骋。
近年来,太湖县坚持实施“文旅富民”战略,以花亭湖、五千年文博园为龙头,依托环花亭湖旅游风景道,全力打造“全县大景区、全域大旅游”格局。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文旅再创新高。如今,“太湖蓝”已成为一条多彩的纽带,连接着太湖县的过去与未来。
行驶在环花亭湖旅游风景道上,一面青山在旁,鸟叫虫鸣,一面水波壮阔,远山如黛。国际公开水域游泳赛、首届长三角汽车(房车)集结赛、全国门球赛、马拉松比赛以及花亭湖水上马拉松游泳挑战赛、自驾游等多元活动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释放“交通+旅游”的叠加效应。
(通讯员 刘辉 王陈鹏)
实盘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